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8的博文

mac如何退出后台程序

找不到在哪 菜单栏没有,dock没有。就在活动监视器 

《爱情社会学》| 张凯解读

《爱情社会学》|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孙中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从1996年起,他开设了一门叫做“爱情社会学”的课,并将课程放到网上,结果引起剧烈反响,成为了热门的公开课之一。 关于本书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爱情社会学”这门课的讲义编写而成的。跟其他类似的书相比,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视角多元,内容丰富,作者参考了118篇文献,把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对于两性关系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 核心内容 一、什么是爱情,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二、爱情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对我们维系关系有哪些启发;三、怎样识别爱情中的偏差行为,我们现代人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爱情。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什么是爱情 作者认为,爱情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过程,它涉及竞争、冲突、权力、金钱、道德、性爱、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等。 爱情分为开始、发展和结束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爱情的吸引力是由六个要素组成的,分别是身体的吸引、临近性、诱发、互惠、相似还有阻挠。发展阶段中存在一种关系模型,叫做关系的摆荡模型,由心理学家巴克斯特提出,是指一段关系就像摆钟一样会在三种选项中来回摆荡,分别是自主或关联,开放或封闭,老套或新鲜。一段感情如果能够在这三种关系中取得平衡,往往就能趋于稳定。进入分手阶段后,人的心理变化则和得癌症即将死亡时的心理变化很相似:先是不接受,然后生气,挽回,沮丧,最后是接受。当你再回忆起一段关系的时候不会感到悲伤,也没有其他的懊恼情绪,那这段关系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二、关于爱情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依附风格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社会学家布伦南提出的。它指出,早期依附体验会严重影响成年人维系亲密关系的方式。成年人的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大类。安全型的人善于表达感情,享受与伴侣间的亲密关系;回避型的人重视独立,会与伴侣保持一定距离;焦虑型的人很敏感,缺乏安全感,希望伴侣给予自己强烈的爱的回应。掌握这一理论可以分辨自己与伴侣的行为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处模式。 爱情三角理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就像三角形一样,是由三条边组成的,缺一不可,这三条边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现实中的感情常常不是三个元素都具备,有的关系一个元素都没有,有的

《秦汉魏晋史探微》| 高新原解读

《秦汉魏晋史探微》| 高新原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田余庆先生,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田先生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研究方面有极高的学术成就,代表作有《东晋门阀政治》《拓跋史探》《汉魏晋史探微》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宪实曾评价:“田先生治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公认最有成绩的历史学家。” 关于本书 本书是田余庆先生自1959年以后的40年间发表的17篇论文的合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孙吴建国的道路》等。全书内容涉及领域非常广,但是可以发现田先生在为本书挑选这些论文时,是有意识的在选择以秦汉魏晋时期人身依附关系发展问题和豪族问题为课题的文章。 核心内容 豪族与国家争夺人丁和土地,是国家必须要打击的对象。但是国家虽然可以暂时的抑制豪族增长的趋势,却不能完全消灭这股势力。到了后来豪族开始掌握庞大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国家则不得不寻求与豪族进行合作。国家与豪族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而曲折的过程。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豪族问题的产生 西汉自汉武帝之后,随着国家连年对外征战,沉重的赋税使得大量小自耕农破产,他们的土地被大地主兼并,他们自己则成了依附大地主的奴婢。虽然在秦朝以前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大地主的依附,但是当时这种依附关系并不强,还没有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汉武帝之后,大地主的势力开始不断壮大,他们开始逐渐有能力吸收更多的依附民,此时的史书上就开始用豪民来称呼这些大地主了。此后,“豪族”“豪民”之类的词在史书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在汉朝,豪族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 二、汉朝的人身依附关系发展 汉朝人身依附关系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这个时期人身依附关系还不是很强,豪族的影响力还很有限,国家可以用徙陵等政策来加以遏制豪族势力的增长。 第二阶段是从西汉末期到东汉光武帝初年,这个时期的豪族已经有足够能力来吸附更多的流民,而且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国家已经很难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抑制手段。 第三阶段是光武帝之后的东汉时期,这时的依附民与地主已经不是简单奴役关系了,相反,这些依附民已经融入到了豪强地主的宗族体系内部,豪强地主的经营方式也已经发展成了田庄模式。豪族

期望

物質進步 1、 1959 年 7 月,美國副總統理查.尼克森到莫斯科為美國的一個展會開張剪綵。這個展會主要展示了美國在科技研發和物質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的一個亮點就是專門複製了一個樣板房,陳列美國普通工人家居的全貌:地上鋪滿了地毯,客廳裡擺放了電視機,有兩個廁所,裝有中央取暖器,廚房裡還有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和冰箱. 在對美國的展會進行報導時,一家前蘇聯報紙激憤地指出,一個普通的美國工人家庭根本就不可能過上如此奢華的生活,要求它的讀者認渭楚這不過是美國政府的宣傳而已,並揶揄地把它稱之為「泰姬陵」。 當時,尼克森帶領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參觀了展會,赫魯雪夫顯然對其真實性表示懷疑。在它的廚房外,赫魯雪夫看見了一個電動檸檬榨汁器,並向尼克森表達了他的感受:一個頭腦稍稍正常的人是不會想到弄來這樣一個「怪物」的。 尼克森回應說:「任何能幫助婦女減輕其繁重家務的東西都是有用的。」 赫魯雪夫怒氣衝衝地打斷了尼克森的話,厲聲說道:「在你們資本主義制度下,婦女都是工人;在我們國家,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那天晚上,稍晚些時候,尼克森受邀在前蘇聯電視臺發表演講。當然,他免不了要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宣揚美國生活的優越性,不過,他很講求技巧,並沒有直奔主題,說美國如何民主,人權如何得到了保護,而是先從美國人所擁有的財富和所享受的物質生活說起。尼克森說,西方國家的人民在短短的數百年間,通過勤奮創業,在 18 世紀中葉就已經基本消滅了貧窮和饑荒,而在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人們仍生活在貧窮之中。他告訴蘇聯的觀眾——當時的蘇聯人都很少有自己家的浴室或淋浴器——現在美國人擁有 5,600萬台電視機,1, 430 萬隻收音機,有約 3,100 萬的美國家庭購買了自己的房子,他們每年能添置 9 套正規的衣服和 14 雙鞋子。在美國,供人們選購的房子可以有近千種不同的建築風格,而且這些房子多數都比電視演播室還要寬敞。赫魯雪夫當時就坐在尼克森身旁,他狂怒地握著拳頭,不時地嘟嗜:「放屁!放屁!」——有一篇報導寫到,他當時還輕聲地罵了一句:「操你奶奶的。」 2、 然而,尼克森並沒有撒謊。在他發表演說之前的 200年間,西方各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民生活的變化之大和提升之快,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世紀及近代早期時期,西方各國人口中占絕大多數的還是農民階層。他們大都生活

愛的欠缺

1、 人為什麼要追求顯耀的身份?對此問題的回答幾成共識:要言之,無非是祈財、求名和擴大影響. 然而,有一個顯然不為權勢規則所關注的字眼卻能更準確地表述我們心中的渴慕,那就是「愛」.衣食一旦無憂,累積的財物、掌控的權力就不再是我們在社會等級中追求成功的關鍵要素,我們開始在意的其實是顯耀的身份為我們贏得的「愛」。金錢、名聲和影響只能視為「愛」的表徵——或者是獲取愛的途徑——而非終極目標。 「愛」這一字眼,一般用於表述我們想要從父母或愛人那裡得到的東西,怎麼可以用來描述一種我們求之於社會,並受之於社會的訴求呢?也許我們應該同時在家庭、兩性和社會三種範疇中尋求愛的定義,把它視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尊重,以及對其存在的關注。獲得他人的愛就是讓我們感到自己被關注——注意到我們的出現,記住我們的名字,傾聽我們的意見,寬宥我們的過失,照顧我們的需求。因為這一切,我們快樂地活著。你可以認為,與社會身份相關的「愛」有別於兩性之間的愛,譬如它不具有「性」的成分,婚姻也不是其歸宿,而且其施與者也通常有附帶目的,然而,你並不能否認這種愛的接受者一樣能沐浴在他者關懷的目光裡,倍感呵護,就像忘情於愛河中的情侶。 我們慣常將社會中位尊權重的人稱之為「大人物」,而將其對應的另一極呼之為「小人物」。這兩種「標籤」其實都荒謬無稽,因為人既以個體存在,就必然具有相應的身份和相應的生存權利。但這樣的標籤所傳達的資訊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對處在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是區別對待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關注的——我們可以粗魯地對待他們,無視他們的感受,甚至可以視之為「無物」。 由身份卑微所帶來的影響不應該僅在物質層面上進行思考。他們的痛苦也很少,只是一種物質意義上的不如意;相反,只要能夠維持生計,他們的痛苦就遠遠不止物質上的局限,而主要在於他們意識到了自己身份的低下危及自尊感。只要不覺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長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毫無怨言,如士兵和探險家們,他們願意過著一種極其艱苦簡陋的生活,其物質之匱乏遠甚于現今社會上那些最窘困的群體,然而,他們能熬過一切的苦難。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因為他們清楚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 同樣,由顯耀的身份所帶來的東西也不僅僅局限在財富上。一些非常富足的人仍孜孜以求地聚斂財富,儘管他們所擁有的已足夠供其後五代人揮霍之用。如果我們堅持以理性的財務視點來分析他們,也許會對他們的狂熱感到難以理解,

依賴

1、 在傳統社會裡,要獲得上層身份異常困難,但值得欣慰的是,上層身份一旦獲得,就不易喪失。要想使一個貴族不再成為貴族,其難度不亞於使一個下層民眾不再成為下層民眾,雖然兩者地位懸殊,但情形相通。決定因素在於家庭出身,而不在於一生中通過發揮才智獲得了何種成就。關鍵在於你是誰,而不在於你做了什麼。 現代社會的主要欲望卻使這一情形完全顛倒過來,廢除世襲的特權身份和天生的下層身份,從而使社會身份完全取決於個人成就——主要指經濟方面的成就。社會身份現在很少取決於恒定不變的世襲頭銜,而往往取決於一個人在發展迅速、變化莫測的經濟體系中的表現。 由於經濟體系的性質,獲取社會身份的奮鬥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不確定性。我們對未來的思考總基於各種憂慮:可能被同事或競爭者打敗,可能缺乏實現既定目標的能力,或可能在市場的浪潮中迷失方向、誤入歧途——這一切失敗可能因同行的成功而變得更加糟糕。 焦慮是當代欲望的伴隨產物,因為生計與名譽均受至少 5 種無法預測的因素的制約,這 5 種因素構成 5 個原因,可以用來解釋如下問題,即:我們在等級社會裡為何無法穩妥地獲得或持有一個自己渴望的位置。 (1)受變幻無常的才能的制約 如果我們的身份取決於我們的成就,那麼人們普遍認為,成功所需的就是才能以及——當心靈的寧靜上升到重要位置時——對才能的可靠把握。但在多數活動中,才能並不能供我們隨意支配。它可以在一陣時間出現,然後逕自消失,丟下一個爛攤子。我們不能隨意召喚我們身上最優秀的品質。我們遠遠不能擁有自己偶爾展現的才華,我們的成就大多好像來自於某種外界力量所施的恩惠,而這種外界力量的出現與消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軌跡和達成目標的能力。 古希臘人通過塑造繆斯女神,創造了一種極為深刻的形象,來表現我們與才能之間的痛苦而多交的關係。根據希臘神話,總共有 9 位繆斯女神,每個女神執掌某種才能,並隨機將其賦予世人。這 9 位女神分別負責史詩、歷史、情詩、音樂、悲劇、聖歌、舞蹈、喜劇和天文。這些領域的任何勝利者都謹記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才能並非他們自己真正所有,只要這些敏感的女神們改變了主意,她們就可能在舉手投足之間把這些才能悄悄地收回。 雖然希臘女神活動的領域很難說就是反映了當前人們的關注物件,但這種神話觀念依然在揭示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很難對成功所需的能力進行把握,因而我們在與未來相關的事務中

精英制度

關於失敗的三個有用的老故事 1、 就物質層面看,在社會等級中位居低層,此般境遇少有快樂可言。但從精神層面看就不儘然,低層的人不一定總得無時無地苦不堪言。在很大程度上,貧困對自尊的影響取決於周圍的人對貧窮的理解和看法。 過去的兩千年,西方在物質層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無可否認的:然而在現代社會,對一個人為何貧窮,一個人之於社會的價值是什麼的解釋明顯變得富有「懲戒」意味,在情感上也讓人覺得更加難堪。現代社會的這種變化對因身份低下而造成的焦慮提供了第四種解釋。 2、 從大約西元 30 年(那時主耶穌剛誕生不久)到 20 世紀下半葉,在西方社會最底層一直流傳著三個關於人生價值的故事,並為他們所接受。這三個故事也使他們得到慰藉,少卻許多焦慮。 第一個故事 ——窮人生活貧窮,這並非是他們之過,窮人對社會貢獻最多。 在中世紀或任何現代社會之前時代裡的人們,如果被問及為何社會主要分為富人和窮人,農民和貴族,回答者很可能覺得這提問本身就奇怪:因為這樣的區分是上帝的旨意。 儘管人們普遍接受社會應該有農民、牧師和貴族的等級之別,且對等級制度的正當性堅信不疑,但在中世紀也存在一種社會共識,那就是不同的社會階層是相互依存的,都是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即便最貧困的底層人士也應受到社會的敬重。基於這種相互依存的理論,農民階層的重要性並不亞于貴族和牧師階層,人們也並不認為他們就比貴族和牧師階層缺少尊嚴。農民們的生活也許非常艱苦(而且是一成不變地艱苦),但沒有他們,貴族和牧師階層便失去存在的基礎,就會轟然坍塌,這是一種社會共識。索爾茲伯里的約翰曾把窮人比作是人的雙腳,而富人則是人的頭部。這一比方似乎還不夠強調窮人在中世紀社會裡的重要性,甚至還可能認為他對窮人不夠尊重,但這一比方至少在時時提醒那些富有者,只有善待窮人方可維護自身的生存境遇,正如一個人須得珍惜自己的雙腳才能正常行走。 富人應該資助窮人,甚至還應該像父母一樣愛護窮人。富人視窮人如小孩,富人就應該擔當起慈愛父母的職責。在中世紀的藝術和文學作品中不乏對農民階層的熱情讚頌。上層社會也許把這些稱頌視為對窮人的恩寵,但人們也從未忘記他們的主耶穌就是一位地位低下的木匠。 恩山修道院院長,阿爾弗裡克在《談話錄》(約 1015)一書中堅持認為農夫才是社會的中堅,原因很簡單,沒有貴族和牧師階層,一個人尚能生存於世,但倘若沒有農夫,

《身份的焦虑》| 阿灰解读

《身份的焦虑》| 阿灰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富商家庭,父亲会说9国语言,他也继承了这种高智商,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随后在哈佛大学研读哲学。他最擅长用哲学视角解读日常生活,撰写通俗易懂的著作。他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专栏作家和 TED 演讲者,别人科普,他则致力于“哲普”,普及哲学。 关于本书 2004年,他主持的纪录片《身份的焦虑》在 BBC 四台播出,IMDB 评分有8分之高,本书就是这部纪录片的文字版。市面上解读现代人身份焦虑的图书,通常是从实用心理学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告诉你具体解决方法,但德波顿的特点是,他给了你一个更文艺的视角,不直接开出药方,而是用前人的智慧开导你,用阅读体验治愈你。而跟更深刻的社会学著作相比,他的写法是横向铺开的,涉及诸多领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哲学思想与文艺理论变成一股智慧的涓涓细流,注入你最需要的地方,让你在阅读时有一种美的享受,就好比一场精神上的减压按摩。你会在他的字里行间品味到历史的厚重、哲学的释然、艺术的多彩、文学的犀利,当你在无数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到共鸣,你就会多少有所解脱了。 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会给身份的焦虑下个定义,讲讲它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为什么身份的焦虑在历史上不是个事,到近现代才变严重了呢?这就是今天的第一个重点,我会告诉你如今身份焦虑感加重的现象,它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德波顿会带我们走过历史的花园,看看面对身份的焦虑,人们都在哪些方面做出过哪些努力,如何获得解脱,这是今天的第二个重点:我们怎么做。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身份的焦虑是什么 德波顿认为,身份就是“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这里的“价值和重要性”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身份的焦虑都很具体,比如事业、成就、金钱。是不是德波顿的研究比较虚呢?当然不是。本书指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在意物质,是因为物质能带来大量情感反馈,世人给我们的关爱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地位,我们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背后的情感反馈。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的价值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要靠比较。如果你生活小康,跟世界首富比肯定不现实,跟街头的流浪汉比也没有意义,你只会跟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这种比较才能给你真实的感觉。而且,流浪汉的羡慕对你来说没用,

mac连接webdav

以坚果云为例  在finder上打开 

《喧哗与骚动》| 安公子解读

《喧哗与骚动》| 安公子解读 关于作者 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现代派文学的开拓者,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的作品具有创造性和实验精神,深深影响了马尔克斯、略萨、克洛德·西蒙等众多作家,也包括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 关于本书 《喧哗与骚动》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出版后获得一致好评,入选各种文学佳作榜单。小说中对意识流、多角度叙述、神话叙事等文学手法的运用刷新了文学史,也成为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特在内的众多作家、批评家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核心内容 本书讲述了美国南部小镇杰弗生镇上康普生一家的故事。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家族小说,福克纳用了非常特别的方式,从这个家族跨越18年的时间中,截取了四天,用这四天中发生的事情,巧妙地串联起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不仅如此,这四天的讲述,他采用的叙述视角也各不相同。这种独特的构思和创新,使它成为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繁复的叙事结构 《喧哗与骚动》的主题是家族故事,它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杰弗生镇上,康普生一家1910——1928年间发生的事,涉及的人物有:康普生先生和太太,第二代的昆丁、凯蒂、杰生、班吉,第三代凯蒂的女儿小昆丁,以及家中的黑人女仆迪尔西家的三代人。《喧哗与骚动》没有像传统家族小说那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线性叙事,而是从18年的跨度中选取了4天,分别是1910年6月2日,1928年4月6日、7日、8日,并通过四个人物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在时序安排上(小说呈现出来的结构上),小说对时序进行了错置,第一章是1928年4月7日,接下来分别是1910年6月2日、1928年4月6日和4月8日。这样的时序安排,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对事件发生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布,从而增加了对小说的阅读和理解难度。《喧哗与骚动》出版15年后,福克纳为小说增加了一个附录,以人物简介的形式,将康普生家族过去两百年来的人物做了介绍,同时对小说中主人公1928年之后的事情做了交待,使小说的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二、多视角叙述 本书从18年的跨度中选取了4天来讲述康普生家族的故事,这四天的讲述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呈现。1

《万物简史》| 柴知道解读

《万物简史》| 柴知道解读 关于作者 比尔·布莱森,西方最出名的旅行文学作家。他曾出版过《小岛札记》《林中远足》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游记作品,同时也是《纽约时报》《泰晤士报》《GQ》杂志等顶级媒体的专栏作家。 关于本书 《万物简史》是比尔·布莱森的第一部科普作品,延续了比尔·布莱森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曾被《科学》杂志评为“2003年度最佳科学著作”之一。 核心内容 本书涵盖范围很广,对宇宙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都有所涉及,并展现了多个学科的发展历程。除了科学知识之外,本书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八卦和趣闻,趣味横生。本期音频我们顺着比尔·布莱森的思路,从书中挑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主角:地球、生命和人类,来看看科学家们对这三个主角到底有多少了解,在探索它们的时候科学家都经历了什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科学家对地球大小和年龄的测量 人类用了各种方法去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年龄。测量地球大小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测量地球的年龄更难,直到人类发现放射性元素后,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1. 测量地球大小 有一支“最倒霉的考察队”从法国远赴秘鲁,测量一度经线的长度,以此来获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直到那个年代人们才认识到,地球可能不是一个完美的球形,而是两极稍微偏扁、赤道处稍微偏鼓的橄榄球形。 【案例】 在17世纪的时候,就有一位英国数学家花了两年的时间,从伦敦一路向北走到约克,用尺子和链子对地球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说一度经线的长度是110.72公里,这个数据跟我们现在的测量结果误差不到550米。之后法国天文学家皮卡尔又做了更精确的测量,宣布地球一度经线的长度是110.46公里,误差更小了。 2. 估算地球年龄 人们尝试过用盐测法、热量耗散法来估算地球年龄,但都没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且不同结论之间相差很大。直到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才开始利用元素衰变现象来对地球年龄进行测量,最终得出结论:地球的年龄在45.5亿年左右,这一数字大大超出了人们此前的估计。 【案例】 1650年,有一位叫詹姆斯·厄舍的大主教对《圣经》还有一些其他资料进行了研究,然后得出结论说,地球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号中午诞生的。这个日期后来被大家当成了笑料,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厄舍的这个观点都在科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砚尘解读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砚尘解读 关于作者 罗宾·邓巴是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出版过多本畅销且长销的著作。他的研究非常超前,“邓巴数字”是他最有名的理论,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仍被许多学者、作者广泛引用。一些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站,甚至会参考邓巴数字来制定社区规则。 关于本书 本书从社交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进化。作者认为,人类发展语言的目的跟动物梳毛一样,都是一种社交方式。动物通过梳毛来相互结盟、分辨敌我,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而人类则通过运用语言来社交,具体来说就是聊聊八卦,增进感情。 核心内容 语言的进化是为了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来建立社会关系,共同应对复杂的生活环境。不过,社交圈的规模并不能无限扩大,邓巴数字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核心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梳毛、八卦和语言进化三者的内在联系;二、现代人的社交关系和祖先的异同;三、书中理论对实际生活的启发。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梳毛、八卦和语言进化三者的内在联系 动物也有社交 科学家认为,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跟人类的祖先很接近,因此,想要研究语言出现之前的人类如何社交,不妨先观察动物如何社交。灵长类动物喜欢群居生活,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共同抵御捕食者,更好地生存,但与此同时,群体成员之间也有了摩擦和不便,因此,它们需要相互结盟。 梳毛是动物的社交方式 动物通过互相梳毛来结盟,它们的梳毛搭档也非常给力。非洲有一种雄狒狒,每当配偶离自己太远了,或者跟别的雄性离得太近了,它就担心妻子出轨,会大声喘气警告妻子,甚至想要去教训妻子,而妻子的梳毛搭档们这时就会替它撑腰,瞪着雄狒狒,吼回去。 梳毛搭档很重要,因为梳毛的时候,几乎是把性命交到搭档手上了。被梳毛太享受,有时会睡着,如果这时来了只老虎,得靠梳毛搭档的提醒。而且,梳毛活动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每只狒狒都得想清楚自己要加入哪个联盟,无暇脚踏两条船,所以梳毛也是很好的表忠心的方式。 人类为何发展语言 随着环境的变化、活动的范围扩大、群体的规模变大,群体内的冲突也增加了,人类需要结成更大的社交圈,这时候梳毛的效率显得太低下,语言的进化就是一种对策,它是廉价的梳毛方式。 如何用语言来“梳毛” 要用语言来“梳毛”,具体来说就是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我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别人、宣传自己,在更大的社交

《六度分隔》| 傅渥成解读

《六度分隔》| 傅渥成解读 关于作者 邓肯·瓦茨,是美国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前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关于本书 《六度分隔》这本书是邓肯·瓦茨的成名作。在2003年的时候,瓦茨组织了一个研究计划,首次验证了社交网络的六度分隔理论,并把实验结果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 核心内容 一、公众对六度分隔这个概念的一些误解;二、怎么利用六度分隔理论来阻断或者加快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三、六度分隔理论的一些更高级的应用,让你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与网络科学有关的问题有全新的理解。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六度分隔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提起六度分隔,很多人马上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六”这个具体的数字上,其实,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并不重要。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六度分隔同时具备两个看似矛盾的重要特性:发散性和聚集性。 社交网络的发散性其实不难理解,反映的是比较快的信息扩散速度。一条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这反映的就是发散性。六度分隔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经过很少的几个人,就能联系到网络上的任何其他人,在这样的一个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是会非常快的。但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社交网络发散的特性,那就完全误读了六度分隔理论。我们的社交圈并不仅仅只是发散,反而会表现出聚集的特性。比如我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我们跟自己朋友的朋友还常常是朋友,或者换句话说,两个互为好友的人常常有很多的共同好友。如果这个网络是完全发散式的,那么一条信息的传播速度就是指数级别的,会特别快,但是由于有大量的共同好友,我们的朋友圈更像一个网,绝不是一棵树。 为了帮助读者对不同的网络结构有个直观的理解,瓦茨特地引入了两种极限情况,他把这两种极限情况分别叫做“索拉利社会”和“洞穴社会”。所谓的索拉利社会,是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中的一个设定,是说当人类殖民外星时,每个星球上都只有很少的人,他的身边只有机器人,要跟其他人交流只能通过电话通信,在这样的环境里,和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是很困难的,更别说和别人还有共同好友了。而洞穴社会指的是人类都住在洞穴里,每个洞穴里的人都互相认识,所以每个人都跟身边的人有许多共同好友。我们能看出来,这两个社会的差别就在于共同好友的数量。 瓦茨的研究结果发现,我们的社交网络既有很多的共同好友,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传输也很快,我们的社交网络并不像索拉利社会和洞穴社会那样极端,而

chrome提速

删除耗资源的插件 

《甲午海战》| 风君解读

《甲午海战》| 风君解读 关于作者 陈悦,国内著名的军事史专家,出版过多本中国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学著作,并担任过多部相关影视题材作品的顾问,还曾参与定远舰的复制工作。可以说是甲午战争史领域的权威人物。他的研究特点,是倡导在军事史研究中引入技术史和社会史作为支撑,特别重视从军事技战术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关于本书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曾赴日本采集大量第一手史料,结合自身海军史的研究基础,用大量详尽扎实的数据,还原了战争过程中的众多细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本书通过大量资料和数据的解读,从技战术层面对当时海战场景进行尽可能还原,再现了中日双方的实际军事力量对比和战术运用。 核心内容 以一种注重细节呈现的方式,全景重现120多年前发生在黄海的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海战,深刻揭示了北洋水师惨败的真相。两国海军的对决,也是中日两国国运的对决,其背后是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 战前中日海军实力的对比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建军的时候,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且舰队中有定远和镇远这两艘当时号称全球一等铁甲舰。相比之下,同时期日本最大的战舰仅有定远号的一半,舰队总吨位也落后中国。可以说,北洋水师成立之初,确实在规模上超过日本舰队。但也正是落后中国海军的现实,刺激了日本奋起直追,疯狂扩充军备。而中国方面,从1888年到1895年这段时间里,北洋舰队在初具规模后竟然停止了发展,没有增加一艘舰船。此消彼长之下,双方原本的差距被迅速拉平。而且,日本军舰购买的时间比较晚,舰龄更短、航速更快、火炮射速也更快。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不但总吨位已经超越了北洋水师,实力上也是后来居上,取代了后者亚洲第一的位置。而且除了舰队规模,在后勤保障和武器装备方面,北洋水师也已经全面落后。亚洲第一的荣光,已经是明日黄花。 二、 李鸿章为何不主张对日开战 因为,对于北洋水师的外强中干,北洋大臣李鸿章其实是心知肚明。所以,当朝鲜局势动荡引发中日两国关系紧张时,他始终采取带有妥协性质的防守态势,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至于北洋水师的作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也就是作猛虎在山之势,起到一定战略上的威慑,吓吓人就可以了。可是,当时已经赌上国运的日本,并未被此吓倒。对一直属于清朝势力范围之内的朝鲜,日本早就虎视眈眈。1894年,朝鲜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