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住在我心里的猴子:焦虑那些事儿》| 机子解读

《住在我心里的猴子:焦虑那些事儿》| 机子解读

关于作者

丹尼尔·史密斯,他曾经在《大西洋月刊》当编辑,后来辞职在大学教书,现在是一位职业作家,并担任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纽约》《纽约时报》《岩石》的网络作者,出版过《缪斯女神》等书。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丹尼尔以自己的成长过程为线索,完整呈现了一个人焦虑症的发病,恶化和缓解的过程。作者反思了自己患上焦虑症的各种可能,是家族的遗传吗?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有焦虑症。跟小时候掉进水里差点淹死的心理创伤有关吗?还是由于自己性格的缺陷?还是说这是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作者还亲测了包括揭露创伤、呼吸放松、满贯疗法以及传统的倾诉和释放情绪等在内的治疗方法,最后发现对自己比较有效的是认知疗法。

核心内容

一个人是如何患上焦虑症,又如何与之周旋,最后又如何缓解的。焦虑症是一种会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可怕疾病,病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虽然这种疾病很可怕,但是并非不可治疗,本身作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焦虑症的本质特征和它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焦虑症是第三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大约13.6%到28.8%的成年人曾经在某段时间患上焦虑症。生活中的正常焦虑情绪和被称为疾病的焦虑症有什么不同吗?本书作者亲身示范,以一次平常写作过程中的分心到最后精神崩溃为例,呈现了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的分界线。
病理性焦虑的本质特征:患者会难以控制地去想象未来会充满不幸,并为之担心,等待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并伴随着明显的身体反应。这句话有三个重点,首先是“难以控制”,意思是说,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胡思乱想,所以让焦虑的人不要想,就跟让高烧的人不要发烧一样,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重点,有“明显的身体反应”,如丹尼尔产生的呼吸急促、出汗等现象;第三个重点,是“对未来危险的担心”,也就是说,这些危险是想出来的,脱离现实的,跟未来有关。
对未来危险控制不住的过度担心,会对生活造成巨大的伤害,焦虑症因此被称为最昂贵的精神健康问题。丹尼尔的三次焦虑大爆发几乎将他彻底毁灭。第一次大爆发,是他在大学的时候,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引发他关于贫穷、无家可归、疾病、羞耻和死亡的幻想。他紧张到把十个手指头全都咬破了,然后贴上创可贴。第二次焦虑大爆发,是他在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工作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电休克疗法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巨大争议,褒贬不一。焦虑使得他汗流浃背,不得不每隔1个小时就要到卫生间处理汗水。第三次焦虑大爆发是和女朋友出去旅行,各种担心和害怕,让他的心理时时刻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这让他在旅行到威尼斯的时候再也无法忍受,跟女朋友提出了分手,从而结束旅行。
但是,作者担心的任何一件可怕的事情从来没有变成现实:他大学顺利毕业,分手的女朋友后来成了他的妻子,现在是一位专职作家。这正好说明了焦虑症对未来危险过度担心的本质特征。

二、丹尼尔对焦虑症根源的分析

遗传和环境因素。丹尼尔的焦虑症是否有遗传方面的解释呢?丹尼尔的父母和哥哥都有焦虑方面的问题。当然,这并不能作为焦虑遗传的铁证,很可能是充满焦虑症患者这个养育环境造成的。正如丹尼尔所说,虽然母亲在他20岁的时候,才告诉他自己患有焦虑症,但是,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家长不说,但是他们紧张的情绪会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就像水滴石穿一样,一定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诱发事件。焦虑的基因如果没有遇到特殊的事情,仍然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呢?16岁临近毕业,在一场计划之外的同性恋派对上,喝醉酒以及莫名其妙的难以拒绝,丹尼尔与在打工书店认识的女孩艾斯特发生了关系。这个事情是一个转折点,焦虑症这只猴子正在丹尼尔的体内醒来,悔恨和恐惧让丹尼尔不能学习、不能思考、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了焦虑的化身。
性格因素。艾斯特只不过是一个诱发焦虑症的导火索而已,没有艾斯特还会有李斯特。丹尼尔认为自己的焦虑症一定是由更深层次的缺陷导致的。可能是性格上的缺陷,丹尼尔分析自己性格软弱,就像明明不喜欢艾斯特,但还是无条件地顺从了别人的意志,或许是这个因素把自己推向了焦虑的深渊。
焦虑症其实不是病吗?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焦虑是人成长必须忍受的痛苦,也就是“天将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种观点并不能给焦虑症患者带来安慰。病理性焦虑并没有伟大的根源,过度的仍然是一种疾病。

三、丹尼尔尝试了哪些治疗焦虑症的方法

揭开童年的创伤,就可以让丹尼尔的焦虑症康复吗?丹尼尔的母亲长期受惊恐障碍的折磨,后来成了专门治疗焦虑症的专家,跟很多心理治疗师一样,母亲认为焦虑来源于心灵的创伤,因此,只要找到那个最原始的创伤,焦虑症就会缓解。但丹尼尔发现,即使找到恐惧的童年根源,在知道了这一点之后,焦虑症也没有任何缓解。
呼吸放松法和“满贯疗法”是丹尼尔的母亲对抗焦虑的强大武器,但是对丹尼尔也没有效果。说出自己焦虑的事情,释放情绪,这是治疗焦虑症最传统的方法,但对丹尼尔来说,倾诉和释放情绪虽然能短暂地让人平静一会儿,但接下来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担心。
第六位治疗师桑德拉使用的是认知疗法,这种疗法认为焦虑情绪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客观的危险水平,另一个是人们对危险是怎么想的。焦虑症患者的根本问题在于高估了危险,因此,治疗焦虑症首先要去察觉情绪背后的想法,然后对这些想法进行审查,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丹尼尔听从治疗师的建议,努力去觉察情绪背后的想法,并且对这些想法进行审查。结果证明,这个方法对丹尼尔是有效果的,通过练习,他的焦虑想法越来越少,焦虑持续的时间变短了,发作的频率也有所降低,即使焦虑发生,影响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烈。

金句

  1. 时间既是抚慰心灵的良药,同时也是创造危险的温床。
  2. 病理性焦虑的本质特征,就是患者会难以控制地去想象未来会充满不幸,并为之担心,等待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伴随着明显的身体反应。
  3. 病理性焦虑并没有伟大的根源,过度的焦虑仍然是一种疾病。
  4. 焦虑情绪有助于生物在面对事物时更加警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焦虑就没有人类。 撰稿:机子脑图:摩西转述:杰克糖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mac空间拯救

128g的mac空间总是捉肘见襟。怎么清理呢? 首当其冲的是下载文件夹 

鲜花帝国

《鲜花帝国》| 大象公会解读 《鲜花帝国》| 大象公会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艾米·斯图尔特是美国人,在加州北部有自己的私人花园。她创作了很多关于自然的书,其中三本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分别是《邪恶的虫子》《邪恶的植物》和《鲜花帝国》。她同时也是知名博主,《优雅园艺》杂志的特约编辑。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 广播公司(ABC)等媒体都做过她的专题报道。 关于本书 本书是近年来自然博物写作中的范本,资深园 艺编辑兼畅销书作家艾米·斯图尔特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鲜花产业的深度调查,作者分别从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和美的方面,为我们揭开鲜花贸易这个美丽又复杂的行业的神秘面纱。 核心内容 现在的全球切花市场每年拥有高达400亿美元的交易额,是全球电影市场票房总量的4倍。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作者艾米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本书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鲜花产业中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和融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 鲜花销售的三个环节 鲜花产业中有三大重要环节:育种、栽培与售卖,作者选择了不同的地点分别调查鲜花流通中的秘密。 1. 育种 美国人莱斯利·伍德利夫是传统育花人的代表,他会去培育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行的杂交品种。在他为阳谷花卉农场工作的时候,培育出了花头朝上、硕大艳丽的百合品种,他的合伙人基尔希将这种百合命名为“星象家”,并在70年代中期交给俄勒冈和荷兰的种植者,希望他们大规模种植,看看是否适合作为切花生产。 “星象家”在荷兰大获成功,很快成为荷兰最畅销的东方百合。最终,这种完美的百合花走向了世界,成为大众消费的廉价品种。 2. 栽种 作者采访了加州的太阳谷农场,以了解鲜花行业中的栽培环节。美国的太阳谷农场到处是机器和仓库,看起来像巧克力工厂。农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鲜花们在温室里过着短暂而养尊处优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甚至不用费心扎根于土壤,盆里主要是切碎的椰丝纤维,害虫被通风孔上的细网拦住,或者被粘虫器和杀虫剂消灭。 然而,太阳谷的荷兰实习生依然评价说,相比荷兰标准,这里的工人操作还相当原始。在荷兰,劳动力成本相当高,而在加州,还是可以使用更多的工人和更少的机器。 3. 售卖 作者追随厄瓜多...

《议程设置》| 董晨宇解读

我们应该用更加谨慎、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媒体与新闻。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因为现实的复杂性程度太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就不得不求助大众媒体获取信息。大众媒体对一个问题的报道量越大,就越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这样一来,大众媒体就可以通过精心挑选报道的内容,来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关于议程设置理论 在这本书里,最为核心的思想是1972年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报道了什么,人们就关注什么,媒体对一个话题的报道量越大,就越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在那之前,传播学者普遍认为,大众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议程设置理论颠覆了这一认知,它认为大众媒体可以通过精心挑选报道的内容,来操控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例如研究者发现,在越南战争中,当美军向越南派兵减少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却在增加,当派军增加的时候,报道却在减少。媒体的报道和现实情况正好相反。但是,公众对于越南战争重要性的评价,却紧紧跟随着媒体报道的数量。也就是说,并不是现实在影响公众的判断,而是媒体创造的现实,真真切切地左右着舆论。 二、与世界的复杂性相比,人类的思维能力非常有限 作者认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如此迂回复杂,只能依靠媒体帮我们清理线索。这也是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 对于人们来讲,了解周围的环境是一项基本的安全需要。不过,在现代世界中,与人们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相比,人们的思维能力实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们在做判断时,就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只能通过脑海中最先想到的记忆碎片来进行思考。决定哪些碎片在我们脑海中最先闪光的,正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中间,就像一个搬运工,现实环境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它就挑选一些记录下来,然后转交给我们。这时,大众媒体对一个问题的报道量越大,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变得越重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容易首先想到这件事。这就是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 三、关于铺垫效果 麦库姆斯认为,大众媒体可以引导人们想什么问题。美国学者艾英戈则认为,不仅如此,大众媒体还能引导人们怎么想这些问题。 在对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中,艾英戈发现,美国人在评价一位总统候选人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也就是他们脑海中最重要的政治话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