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生育制度》| 陈嫚解读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生育制度的起源、内容和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第一,生育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制度?到底什么是生育制度?
第二,作为生育制度的基础,婚姻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三角关系,它是如何维护社会结构稳定的?

第一,生育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制度?到底什么是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自创的一个词语,它是指男女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并共同把孩子抚养成人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不仅包括“生”还包括了“育”。费孝通认为,生育的一整套活动不只是自然性的事情,而是社会的基本需要,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不可替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完整是个人健全生活的条件,社会完整必须保证人口的稳定。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威胁了社会结构的完整,要维持社会的完整,需要通过生育不断产生新人。第二,生殖是损己利人的,并非人人都愿意生育后代。而且人类可以在享受性爱的同时,采用避孕的方式不去承担生殖的后果。因此,人的自然生殖无法保障种族的延续,必须有社会手段进行干预,于是就产生了生育制度。

第二,作为生育制度的基础,婚姻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婚姻是确立双系抚育的一种文化手段,婚姻的社会意义就是为了由男女双方共同抚育后代。双系抚育是指由父母双方共同抚育孩子,包括生理抚育和社会抚育。生理抚育是指给孩子吃饱穿暖,社会抚育是指教孩子适应社会的各种本领。人类社会是以男女性别为分工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双系抚育的必要性。孩子只有通过男女组成的团体才能获得完整的抚养和教育。社会对婚姻采取了许多保护手段,比如用法律保护婚姻,用宗教、伦理和经济来保证婚姻的稳定性等等。
【案例】
在广西的一个叫做花篮瑶的地区,女子结婚后可以经常回娘家住,一直等到与丈夫有了孩子以后才到夫家住下来一起生活。而且结婚酒是和满月酒一起举办的。这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他们认为,生了孩子后夫妻关系才有必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三角关系,它是如何维护社会结构稳定的?

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结构主要有三个层次:家庭、亲属体系和社会。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结构。夫妻只是两个点,构成了三角形的一条边,只有第三个点也就是孩子出生了,这个三角形才形成。孩子抚养成人后,离开原来的家庭组织新的家庭,又开始新一段的生育过程。旧家庭三角关系的破裂,也正是新的三角关系形成的开始。这样代代相传下去,就可以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完整。

社会继替就是生育制度的终极目的,只有合理继替,才能保证社会结构的完整和分工的高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最普遍的继替原则就是亲属原则,一是因为亲属关系富有特殊性,以亲属关系作为某件事的资格,可以免去很多纠纷。二是因为亲属间没有两个人的关系在亲疏程度上完全相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所以按照亲属原则进行社会继替,不但清楚而且容易递补上去。

金句

  1. 社会制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有组织的体系,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了社会的某一种基本需要。
  2. 男女结合成夫妇,共同把孩子抚养成人,这一套活动不只是自然行为,还是社会的基本需要,这就是生育制度。
  3. 生理抚育是指给孩子吃饱穿暖,社会抚育是指教孩子适应社会的各种本领。
  4. 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结构。
  5. 费孝通先生认为,也正因为这些制度不能尽善尽美,人类的制度才永远在变动之中。 撰写:陈嫚脑图:摩西转述:顾一菲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mac空间拯救

128g的mac空间总是捉肘见襟。怎么清理呢? 首当其冲的是下载文件夹 

鲜花帝国

《鲜花帝国》| 大象公会解读 《鲜花帝国》| 大象公会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艾米·斯图尔特是美国人,在加州北部有自己的私人花园。她创作了很多关于自然的书,其中三本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分别是《邪恶的虫子》《邪恶的植物》和《鲜花帝国》。她同时也是知名博主,《优雅园艺》杂志的特约编辑。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 广播公司(ABC)等媒体都做过她的专题报道。 关于本书 本书是近年来自然博物写作中的范本,资深园 艺编辑兼畅销书作家艾米·斯图尔特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鲜花产业的深度调查,作者分别从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和美的方面,为我们揭开鲜花贸易这个美丽又复杂的行业的神秘面纱。 核心内容 现在的全球切花市场每年拥有高达400亿美元的交易额,是全球电影市场票房总量的4倍。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作者艾米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本书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鲜花产业中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和融合。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 鲜花销售的三个环节 鲜花产业中有三大重要环节:育种、栽培与售卖,作者选择了不同的地点分别调查鲜花流通中的秘密。 1. 育种 美国人莱斯利·伍德利夫是传统育花人的代表,他会去培育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行的杂交品种。在他为阳谷花卉农场工作的时候,培育出了花头朝上、硕大艳丽的百合品种,他的合伙人基尔希将这种百合命名为“星象家”,并在70年代中期交给俄勒冈和荷兰的种植者,希望他们大规模种植,看看是否适合作为切花生产。 “星象家”在荷兰大获成功,很快成为荷兰最畅销的东方百合。最终,这种完美的百合花走向了世界,成为大众消费的廉价品种。 2. 栽种 作者采访了加州的太阳谷农场,以了解鲜花行业中的栽培环节。美国的太阳谷农场到处是机器和仓库,看起来像巧克力工厂。农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鲜花们在温室里过着短暂而养尊处优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甚至不用费心扎根于土壤,盆里主要是切碎的椰丝纤维,害虫被通风孔上的细网拦住,或者被粘虫器和杀虫剂消灭。 然而,太阳谷的荷兰实习生依然评价说,相比荷兰标准,这里的工人操作还相当原始。在荷兰,劳动力成本相当高,而在加州,还是可以使用更多的工人和更少的机器。 3. 售卖 作者追随厄瓜多...

《议程设置》| 董晨宇解读

我们应该用更加谨慎、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媒体与新闻。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因为现实的复杂性程度太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就不得不求助大众媒体获取信息。大众媒体对一个问题的报道量越大,就越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这样一来,大众媒体就可以通过精心挑选报道的内容,来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关于议程设置理论 在这本书里,最为核心的思想是1972年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报道了什么,人们就关注什么,媒体对一个话题的报道量越大,就越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在那之前,传播学者普遍认为,大众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议程设置理论颠覆了这一认知,它认为大众媒体可以通过精心挑选报道的内容,来操控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例如研究者发现,在越南战争中,当美军向越南派兵减少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却在增加,当派军增加的时候,报道却在减少。媒体的报道和现实情况正好相反。但是,公众对于越南战争重要性的评价,却紧紧跟随着媒体报道的数量。也就是说,并不是现实在影响公众的判断,而是媒体创造的现实,真真切切地左右着舆论。 二、与世界的复杂性相比,人类的思维能力非常有限 作者认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如此迂回复杂,只能依靠媒体帮我们清理线索。这也是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 对于人们来讲,了解周围的环境是一项基本的安全需要。不过,在现代世界中,与人们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相比,人们的思维能力实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们在做判断时,就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只能通过脑海中最先想到的记忆碎片来进行思考。决定哪些碎片在我们脑海中最先闪光的,正是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中间,就像一个搬运工,现实环境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它就挑选一些记录下来,然后转交给我们。这时,大众媒体对一个问题的报道量越大,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变得越重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容易首先想到这件事。这就是议程设置理论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 三、关于铺垫效果 麦库姆斯认为,大众媒体可以引导人们想什么问题。美国学者艾英戈则认为,不仅如此,大众媒体还能引导人们怎么想这些问题。 在对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中,艾英戈发现,美国人在评价一位总统候选人时,往往会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也就是他们脑海中最重要的政治话题。当...